信息索引号 311308301/2021-75840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市场监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市场监管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4-02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点击率
数字驱动 打造市场监管领域网格化治理新格局—以富阳为例

近年来,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市场监管领域拓展基层触角、摸排风险隐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治理已基本完成了“建网”。然而“网格化”运行的精准性、高效性尚有待提升。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运用“数治”思维,借助“网格+网络”的力量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正当其时。本文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结合当地情况,浅析当前网格化治理在赋能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网格员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富阳区共有全职网格员808名,每人每天在线时长4小时以上,覆盖5万个固定检查场所,平均每天上报信息1000余条。其中50岁以上83人,40-50岁332人,合计占比52%,高中以下学历人员67人,占比8.35%。

(二)网格治理工作职责:富阳区网格化治理以《富阳区乡镇(街道)全科网格建设规范提升工作考核办法》为依托,规定了网格员50项采办任务和22项准入事务,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化工作职责。其中涉及市场监管局的业务为:食品药品保健品安全、打击防范非法传销、强化特种设备管理。

(三)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网格化治理运行主要涉及四大环节,即网格员、乡镇信息指挥中心、四个平台等职能部门、区政法委信息中心。其运转主要依托于政法委的“平安通”系统作为网格化信息报送系统,由专职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信息报送,普通问题由村社、街道第一时间跟进处置,专业性问题由乡镇信息指挥中心流转至基层治理四平台协同处理,疑难问题上报至区政法委信息中心进行综合处置。2020年,富阳局共收到网格上报事件(案件)300余件,立案查处50余起。

二、主要问题

网格化治理在市场监管中的食品药品安全、打击传销、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预警、协助作用。然而实际运行中,在上报问题、流转处置、监督管理三大环节存在三大“不足”,基层治理从“建网”、“成网”到“通网”,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前端“触角不灵”——上报环节能力不足。

目前来看,相对于工作内容,网格员在绝对数量、人员结构上均无法满足要求。一是排查精力有限。富阳区网格员平均每人需要负责800多人的网格内涉及矛盾纠纷、利益诉求、涉稳重点人(重点事)等50项网格工作信息采办清单,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协助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协助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协助开展宗教事务管理等21项任务清单的工作。此外,网格员还承担着许多部门、乡镇、村社布置的临时性、应急性的清单外任务,甚至包括台账、保洁、收费等工作内容,其真正参与排查问题、发现隐患的精力严重不足。二是专业知识缺乏。网格化治理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对网格员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以基层市场监管中的特种设备领域为例,网格员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是“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使用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未按要求进行校验、检定的特种设备”,需要网格员掌握特种设备的多项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现场检查经验。而这仅是网格员面向的21个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一个子项目,其专业能力要求可见一斑;三是知识更新困难。伴随着各部门政策法规的不断更新,网格员在日常监管中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库,跟上新政策、新要求。但实际上,网格员普遍年龄偏大,因知识更新不及时而导致的错报事件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我省“三小”行业实行备案管理,不再单独核发许可证,部分网格员由于未及时掌握该情况,在日常监管中仍以“三小”行业餐饮店“无证经营”为由上报事件,体现了网格事件信息有效性、准确性不足,容易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二)中端中枢不强——流转环节实效不足。

一是信息不畅阻力导致的“重复劳动”。当前网格信息的上报、分流和闭环主要通过政法委“平安通”系统,而市场监管部门线上执法、处理投诉主要通过“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申诉举报系统”,三个平台之间数据尚未连通,极易造成网格事件的多头上报、重复流转,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基层工作量;二是报送时效考核压力导致的“越位劳动”。在处置需要四个平台配合的案件时,乡镇信息综合指挥室为了及时完成反馈,面对一些无照经营、餐具消毒设施未正常使用等问题时,往往跳过系统信息流转,私下直接联系市场监管基层所人员处置并自行完成反馈;三是闭环处置压力导致的“选择劳动”。由于网格员报送信息、闭环处置都具有一定的考核压力,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在报送和处置中的“避重就轻”,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导致真正的安全隐患被忽略或掩藏。

(三)末端理念不强—数据运用成果不足。

目前富阳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已基本实现了数据流转功能,但对标数字赋能、智能化治理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是分流专业度不精。在隐患排查处置过程中,尚无较好的咨询渠道为乡镇综合指挥室、网格员答疑解惑,面对疑难问题时发现、分流效率不高。二是档案数字化不足。在网格日常管理中,尚未就网格内无证无照、特种设备超期、传销重点人群等建立风险档案,网格员只能凭印象掌握网格内情况,对精准巡查缺乏指导性;三是在结果运用时,由于前期隐患信息上报和结果反馈一般都采取“图片+文字描述”的个性化形式,未实现表格式标准化采集录入,导致后台数据无法进一步统计、分析,无法为区域性风险评估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三、对策建议

(一)数字教学,办好线上“培训班”。

一是建立线上线下培训体系。在“平安通”系统中接入食品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监察等学习自考模块,梳理实用的业务知识,为网格员提供线上学习渠道。精选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内容,制定线下培训计划,通过讲座、比武、考核、演练等方式,不断提升网格员业务水平;二是完善标准化采集体系。及时更新数据库,将检查内容统一整合到手机端,在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不同检查场景下自动生成不同类型的检查表格,直接展示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网格员通过菜单式勾选、拍照、录入,按图索骥形成标准化的检查结果,在加强网格员发现隐患能力的同时,确保检查数据实现标准化归集,便于后续统计分析等数据运用;三是开设全民普法专栏。在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推送涉及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通过知识竞赛等方式全面营造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数字协作,建强线下“指挥站”。

一是进一步打通信息系统:打通网格化信息报送系统与各职能部门线上执法平台,严格落实信息流转相关规定,按照各部门法规及相关规定合理制定信息报送及处置时限;二是进一步强化指挥室建设:加强信息综合指挥室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定期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保障信息分流的及时准确,不断提升其协调各方共同处置具体问题的效能;三是进一步明确各方权责:梳理明确乡镇、村社、基层所、网格员各自信息分流、处置责任和时限,确保网格事件全流程进系统运转,避免乡镇信息指挥中心为了办件的时效性“大包大揽”,未经流转在系统内自行办结反馈;另一方面,梳理精简网格员工作事项,减少网格员承担的来自部门、乡镇、村社布置的临时性、应急性工作任务,保障其排查问题、发现隐患的精力。

(三)数字共享,用好云端“驾驶舱”

建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风险档案、打通咨询通道、强化统计分析,打造网格化治理的驾驶舱,充分运用网格化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一是智慧化监督,用好精密智控“驾驶舱”。将网格化治理与智慧化监管应用有机结合,完善精密智控网络。随着“浙冷链”、“浙企链”、“浙苗链”等智慧化监管场景的普及,为市场监管领域的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提供了更加高效的“驾驶舱”。建议在网格治理工作中及时推广运用智慧化监管最新成果,丰富网格员日常监督、摸排风险的手段,提升其精准抓取问题的能力;二是模块化管理,建立网格事件“档案库”。定期整理形成网格事件处置典型案例,将常见的几类网格事件流转、处置过程归集、汇编,为网格员的精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智能化运用,做好区域决策“智囊团”。通过对网格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处置过程的标准化录入,在信息系统内生成网格治理大数据。定期各区域导出不同时期各类型风险事件的发现地、发现环节、发现人群等关键数据信息。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定期生成统计分析报表,为市场监管领域的区域性、行业性问题的预测和监管决策提供参考。


字体:      
打印
分享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索引号

311308301/2021-75840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市场监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市场监管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4-02 11:25:51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点击率

统一编号

数字驱动 打造市场监管领域网格化治理新格局—以富阳为例

近年来,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市场监管领域拓展基层触角、摸排风险隐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治理已基本完成了“建网”。然而“网格化”运行的精准性、高效性尚有待提升。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运用“数治”思维,借助“网格+网络”的力量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正当其时。本文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结合当地情况,浅析当前网格化治理在赋能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网格员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富阳区共有全职网格员808名,每人每天在线时长4小时以上,覆盖5万个固定检查场所,平均每天上报信息1000余条。其中50岁以上83人,40-50岁332人,合计占比52%,高中以下学历人员67人,占比8.35%。

(二)网格治理工作职责:富阳区网格化治理以《富阳区乡镇(街道)全科网格建设规范提升工作考核办法》为依托,规定了网格员50项采办任务和22项准入事务,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化工作职责。其中涉及市场监管局的业务为:食品药品保健品安全、打击防范非法传销、强化特种设备管理。

(三)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网格化治理运行主要涉及四大环节,即网格员、乡镇信息指挥中心、四个平台等职能部门、区政法委信息中心。其运转主要依托于政法委的“平安通”系统作为网格化信息报送系统,由专职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信息报送,普通问题由村社、街道第一时间跟进处置,专业性问题由乡镇信息指挥中心流转至基层治理四平台协同处理,疑难问题上报至区政法委信息中心进行综合处置。2020年,富阳局共收到网格上报事件(案件)300余件,立案查处50余起。

二、主要问题

网格化治理在市场监管中的食品药品安全、打击传销、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预警、协助作用。然而实际运行中,在上报问题、流转处置、监督管理三大环节存在三大“不足”,基层治理从“建网”、“成网”到“通网”,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前端“触角不灵”——上报环节能力不足。

目前来看,相对于工作内容,网格员在绝对数量、人员结构上均无法满足要求。一是排查精力有限。富阳区网格员平均每人需要负责800多人的网格内涉及矛盾纠纷、利益诉求、涉稳重点人(重点事)等50项网格工作信息采办清单,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协助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协助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协助开展宗教事务管理等21项任务清单的工作。此外,网格员还承担着许多部门、乡镇、村社布置的临时性、应急性的清单外任务,甚至包括台账、保洁、收费等工作内容,其真正参与排查问题、发现隐患的精力严重不足。二是专业知识缺乏。网格化治理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对网格员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以基层市场监管中的特种设备领域为例,网格员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是“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使用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未按要求进行校验、检定的特种设备”,需要网格员掌握特种设备的多项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现场检查经验。而这仅是网格员面向的21个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一个子项目,其专业能力要求可见一斑;三是知识更新困难。伴随着各部门政策法规的不断更新,网格员在日常监管中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库,跟上新政策、新要求。但实际上,网格员普遍年龄偏大,因知识更新不及时而导致的错报事件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我省“三小”行业实行备案管理,不再单独核发许可证,部分网格员由于未及时掌握该情况,在日常监管中仍以“三小”行业餐饮店“无证经营”为由上报事件,体现了网格事件信息有效性、准确性不足,容易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二)中端中枢不强——流转环节实效不足。

一是信息不畅阻力导致的“重复劳动”。当前网格信息的上报、分流和闭环主要通过政法委“平安通”系统,而市场监管部门线上执法、处理投诉主要通过“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申诉举报系统”,三个平台之间数据尚未连通,极易造成网格事件的多头上报、重复流转,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基层工作量;二是报送时效考核压力导致的“越位劳动”。在处置需要四个平台配合的案件时,乡镇信息综合指挥室为了及时完成反馈,面对一些无照经营、餐具消毒设施未正常使用等问题时,往往跳过系统信息流转,私下直接联系市场监管基层所人员处置并自行完成反馈;三是闭环处置压力导致的“选择劳动”。由于网格员报送信息、闭环处置都具有一定的考核压力,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在报送和处置中的“避重就轻”,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导致真正的安全隐患被忽略或掩藏。

(三)末端理念不强—数据运用成果不足。

目前富阳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已基本实现了数据流转功能,但对标数字赋能、智能化治理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是分流专业度不精。在隐患排查处置过程中,尚无较好的咨询渠道为乡镇综合指挥室、网格员答疑解惑,面对疑难问题时发现、分流效率不高。二是档案数字化不足。在网格日常管理中,尚未就网格内无证无照、特种设备超期、传销重点人群等建立风险档案,网格员只能凭印象掌握网格内情况,对精准巡查缺乏指导性;三是在结果运用时,由于前期隐患信息上报和结果反馈一般都采取“图片+文字描述”的个性化形式,未实现表格式标准化采集录入,导致后台数据无法进一步统计、分析,无法为区域性风险评估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三、对策建议

(一)数字教学,办好线上“培训班”。

一是建立线上线下培训体系。在“平安通”系统中接入食品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监察等学习自考模块,梳理实用的业务知识,为网格员提供线上学习渠道。精选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内容,制定线下培训计划,通过讲座、比武、考核、演练等方式,不断提升网格员业务水平;二是完善标准化采集体系。及时更新数据库,将检查内容统一整合到手机端,在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不同检查场景下自动生成不同类型的检查表格,直接展示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网格员通过菜单式勾选、拍照、录入,按图索骥形成标准化的检查结果,在加强网格员发现隐患能力的同时,确保检查数据实现标准化归集,便于后续统计分析等数据运用;三是开设全民普法专栏。在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推送涉及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通过知识竞赛等方式全面营造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数字协作,建强线下“指挥站”。

一是进一步打通信息系统:打通网格化信息报送系统与各职能部门线上执法平台,严格落实信息流转相关规定,按照各部门法规及相关规定合理制定信息报送及处置时限;二是进一步强化指挥室建设:加强信息综合指挥室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定期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保障信息分流的及时准确,不断提升其协调各方共同处置具体问题的效能;三是进一步明确各方权责:梳理明确乡镇、村社、基层所、网格员各自信息分流、处置责任和时限,确保网格事件全流程进系统运转,避免乡镇信息指挥中心为了办件的时效性“大包大揽”,未经流转在系统内自行办结反馈;另一方面,梳理精简网格员工作事项,减少网格员承担的来自部门、乡镇、村社布置的临时性、应急性工作任务,保障其排查问题、发现隐患的精力。

(三)数字共享,用好云端“驾驶舱”

建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风险档案、打通咨询通道、强化统计分析,打造网格化治理的驾驶舱,充分运用网格化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一是智慧化监督,用好精密智控“驾驶舱”。将网格化治理与智慧化监管应用有机结合,完善精密智控网络。随着“浙冷链”、“浙企链”、“浙苗链”等智慧化监管场景的普及,为市场监管领域的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提供了更加高效的“驾驶舱”。建议在网格治理工作中及时推广运用智慧化监管最新成果,丰富网格员日常监督、摸排风险的手段,提升其精准抓取问题的能力;二是模块化管理,建立网格事件“档案库”。定期整理形成网格事件处置典型案例,将常见的几类网格事件流转、处置过程归集、汇编,为网格员的精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智能化运用,做好区域决策“智囊团”。通过对网格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处置过程的标准化录入,在信息系统内生成网格治理大数据。定期各区域导出不同时期各类型风险事件的发现地、发现环节、发现人群等关键数据信息。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定期生成统计分析报表,为市场监管领域的区域性、行业性问题的预测和监管决策提供参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