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区第十五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10个方面53项民生实事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实事之一: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全面完成城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对城区河道流域实行截污纳管。完成第二批12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开挖道路生态修复。
1. 城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面。共排查出城区河道排污口211个。全年累计投入资金2.23亿元,新(改)建大型市政污水泵站5座,建设一体化提升泵站30座,完成全部211个河道排污口整治。3、4、5号渠和新开渠清淤等工程稳步推进,组织实施3号渠绿化景观改造等工程,城区河道水质和环境明显改善。
2.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全区第一批、第二批241个行政村均已完成工程建设、验收复核、运维移交等工作。除9个村由于自来水管网、煤气管道改造等工程施工时间存在差异外,其余村已基本完成开挖路面修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委托第三方验收机构对各村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并将568个监控平台和501个流量计模接入“五水共治”物联网监控平台,对污水处理情况进行监控。
实事之二: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新增优化城区公交线路5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0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对鸣翠桃园出入口处等3个城区交通堵点路段进行整治。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20千米,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40千米。
1.新增优化城区公交线路、新能源公交车方面。完成3路、16路、新登201路、202路和9路等5条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新增Y1路、新登203路、公交589路、公交22路、公交118路等5条公交线路。新增45辆新能源车已全部投入使用。
2.新增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方面。全年共新增停车泊位1060个,其中社区整治完成新增停车位145个,后亭子及春南社区背街小巷改造项目新增417个,人行道改造新增220个,封闭式及老小区改造完成新增278个。
3.3个城区交通堵点路段整治方面。鸣翠桃源出入口、大桥路小垅桥头、富春七小华庭路口等3个交通堵点路段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成。
4.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和农村公路大中修方面。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21.6千米,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8%。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52.9千米(其中县乡道40.9千米、村道12千米),为年度目标任务132%。
实事之三:提高社保医保水平。实现与杭州各城区社保权益互查互认和医保定点医院互认互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根据不同等级医院分别提高5-10%。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标准提高10%,最高限额提高到10万元。建立商业保险远程诊疗会诊系统。城乡低保标准增长10%以上。
1.社保权益互查互认和医保定点医院互认互通方面。建立与杭州主城区及萧山、余杭四地互认规则,实现四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权益互查和符合条件人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缴费权益记录互认的便捷服务机制。四地共1143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加入互通互认名录,2017年1月起扩大到杭州市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富阳区城镇职工、城乡医保参保人员在杭州市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均可凭市民卡和证历本直接结算。
2.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方面。一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财政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提高到700元,受益人数达42万人。二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待遇。门诊报销比例根据不同等级的医院分别提高5-10%,其中,区三级医院起付线300元以上按25%比例报销,二级医院按35%比例报销;社区及其他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55%比例报销;富阳二院和三院门诊300元以上按50%比例报销;在社区首诊签约服务和经转诊的不设门诊起付线。同时,取消门诊报销封顶线。
3.加大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力度方面。对持有效期内《低保证》《残保证》《特困证》或二级及以上《残疾证》人员,住院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对持有效期内《困难家庭救助证》《低收入农户》人员,住院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对因病致贫人员,超过2万元以上部分按50%比例救助。医疗救助金最高限额由8万元提高到10万元。
4.远程诊疗会诊系统方面。“政保合作”远程会诊在医卫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上线试运行。目前,已与148名沪、杭等地的医疗专家签订会诊协议,并成功实施远程会诊208例。
5. 城乡低保标准方面。城镇低保标准从618元提高至680元,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从495元提高至612元,提高23.6%。
实事之四:加强城乡住房保障。完成江南新城民主安置小区(二期)等安置公寓建设,竣工交付1751套20.53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农户3180人。完成2500户农村住房改造、200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
1.安置公寓建设和回迁安置方面。完成春江街道江南新城民主(二期)、新登乘庄阳光家园、新堰阳光家园(二期)、场口阳光家园(四期)等安置房建设共计2186套,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完成富春街道迎宾路富春安置小区、春江街道江南新城民主(二期)、23省道工程新登昌东安置区块、杭黄铁路工程等区块回迁安置农户3965人。
2.农村住房改造和困难家庭救助方面。逐村编制农民建房实施方案,农民建房用地指标专项管理、合理配置,优先保障无房户、危房户,完成3115户农村住房改造及206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
实事之五:深化大气治理工程。开展4家热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5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的治理。开展加油站、油罐车及储油库的油气回收工作。
1.4家热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对全区4家热电企业共27台65蒸吨以上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环保热电共9台,完成7台,2台仍在改造建设;三星热电共8台,完成7台,1台仍在改造建设;清园热电共6台,完成3台,2台仍在改造,1台因运行负荷不足长期停产暂不改造;永泰热电共4台,完成3台,1台因整体锅炉尚未建成暂不改造。
2.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治理方面。目前,杭州富阳富春涂装有限公司、富阳合强妆器涂装有限公司、杭州富阳永恒涂装有限公司、杭州富阳美易涂装有限公司和杭州贝斯特化纤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治理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治工程并投入运行,VOCs等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
3.加油站、油罐车及储油库的油气回收工作方面。我区共建有加油站39家(其中国营30家,民营9家),油库2个,油罐车5辆,已全部完成油气回收设施安装。
实事之六: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开展农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新增菜篮子基地8个。食品定量检测达到5.5批次/千人。完成50家学校、幼儿园、大中型餐饮企业“阳光厨房”建设。完成5个小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1.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农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96.1万元,对我区89家区级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二维码安装调试入网。
2.菜篮子基地方面。共投入资金550余万元,按计划完成全部8个菜篮基地的建设工程,新建畜禽污水处理设施1套、蛋鸡自动喂养设备6套、新建大棚5000余平方米、新建冷库1只、道路硬化3000余平方米、鱼塘改造150余亩等。
3.食品定量检测方面。区本级农林、卫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共抽检蔬菜、酒类、调味品、豆制品、水产品、肉制品、食用油等22类食品及相关产品2739批次,合格2618批次,合格率95.58%,不合格121批次,问题发现率4.42%,处置率100%。实施行政处罚71批次,责令整改2批次,有4批次不合格信息作为案件线索移交公安。
4.“阳光厨房”建设方面。分别在20家大中型社会餐饮、33所大中小学校食堂、77家幼儿园食堂和3家单位食堂,合计133家新建成“阳光厨房”。近两年累计建成“阳光厨房”270家,其中大型餐饮建设率达90.77%,学校食堂建设率达96.84%。
5.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方面。根据政策要求,对已建住宅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须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去年7月和8月,云河福邸、伊甸山庄、中光花园和春江花园4个小区先后向区住建局提出改造申请。9月中旬,即G20峰会结束后,4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全面施工,其中云河福邸已在12月份完成改造,伊甸山庄、中光花园、春江花园正在全力推进中。此外,因秀水山庄业委会申请,要求二次供水和管道燃气一并改造,经住建局协调后,12月已进场施工,目前全力推进中。
实事之七:丰富城乡文体活动。新(改)建农村文化礼堂20个,开展文化下乡活动300场、流动青少年宫活动80场,修缮历史文化建筑20处。城区符合条件的学校室外体育健身场地向社会开放率达到95%以上。
1.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方面。2017年共新建(改建)农村文化礼堂24个,提升16个,全区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56个,完成“十三五”规划总目标的76.10%。
2.文化下乡活动方面。共组织开展书画下乡、送书下乡、“走读富阳”等文化下乡活动334场,其中送戏(演出)下乡178场,组织志愿者开展迎G20书画下乡活动26场,送书下乡9场,送展览展示19场,播放暑期公益电影15场,送全民阅读活动81场,送非遗项目进农村文化礼堂、进校园3场,送培训3场。
3.流动青少年宫活动方面。推进“流动少年宫”进乡村、进学校主题活动,共举办活动100场,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服务青少年3.8万余人。
4.修缮历史文化建筑方面。场口镇红星上何何氏宗祠等20处修缮项目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
5.学校室外体育健身场地开放方面。城区符合条件的15所学校已全部实施室外体育健身场地开放。每所学校均落实了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并建立区级层面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购买日常开放公众责任保险(0.25万元/所)共计3.75万元,保障此项工作有效实施。
实事之八:加强养老为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新(改、扩)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5家。动工建设老年健身中心,建成标准化门球场2个。
1. 新增500张养老床位方面。提高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的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标准,用房自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助标准从原来每张3000元提高到6000元;租赁用房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补助标准从2500元提高到4000元。运营补助从原来接收老年人入住每人每月100元,改为按星级补助100-200元。2016年全区共新增养老床位710张。其中:曜阳国际老年公寓二期完工并即将开业,床位数500张(2016年新增床位250张);新(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5家,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卡特兰颐养院通过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审批,新增床位260张。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方面。共投入1700万元,完成新(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5家。目前全区累计建成照料中心284家。
3.动工建设老年健身中心方面。老年健身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截至12月31日已完成项目桩基及承台整体浇筑,完成工程总投资30%工程量。
4.标准化门球场方面。2个标准化门球场工程于2016年6月开工,至11月底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实事之九: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完成26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广应用独立感烟报警器3000个。开展1.2万人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实施地质灾害点房屋搬迁或治理8个,除险加固山塘水库37座。建设85个灾害点实景监控,新增45个水位实况监测点,构建“防灾减灾一张图”综合指挥系统。
1.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和报警器推广方面。已完成全部26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同时在养老机构、福利院和居住人数10人以上的出租房推广安装3166个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2.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方面。共组织开展了210期15705人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为全年任务的131%。其中救护员培训54期3291人次,普及培训156期12414人次。
3.地质灾害点房屋搬迁或治理方面。共投入资金 1200余万元,完成洞桥镇洞桥村、万市镇槎源坞村(一期)、洞桥镇三溪村、常绿镇长春村、万市镇众缘村等项目的治理和搬迁,成功将全区4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降低至28个,受威胁人数由926人降至782人。
4.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方面。目前方家坞水库、永安山水库、瓦崖垅水库、花塘坞水库等4座水库和新环桥山塘、黑山垅山塘等33座山塘已完成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4433万元,改善灌溉面积4800亩,保障了2万人口的饮用水质量安全。
5.“防灾减灾一张图”综合指挥系统构建方面。目前已完成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验收。其中,硬件含85个视频监控点,45个水位监测点、VPN和公网网络通讯;软件含防灾减灾“一张图”产品数据库,网站、手机APP等模块的开发建设。
实事之十:优化便民办证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全面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办、行驶证补换等10项网上便民服务,实现相关证照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取消补办户口簿工本费。实行机动车驾考互联网自主预约考试。
1. 10项网上便民服务方面。一是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实现立等可取,全年累计办理自助港澳签注3955份,快递送达341份。二是公积金账户信息查询已实现网上即时查询。三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办实现“网上申报、网上流转、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的五星级服务模式。目前共受理网上申请247件,其中快递送达155件。四是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实现五星级服务模式,共快递152件。五是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实现了“网络+快递”的服务模式,目前共快递112件。六是行驶证补换已可在杭州市网上车管所办理。七是驾驶证补换已可在杭州市网上车管所办理。八是交通违法罚没款收缴服务实现网上处罚交款功能。九是结婚登记预约,可登录杭州市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进行预约。十是区人力社保局网站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和“掌上大社保”微信平台已设有个人社保信息网上查询功能,内含个人参保信息、个人缴费信息、养老医保账户信息等基本信息查询。
2.取消补办户口簿工本费方面。2016年5月1日起,已取消补办户口簿工本费。
3.机动车驾考互联网自主预约考试方面。目前已可在杭州市网上车管所办理。